「你7了嗎?」,或許有些糖尿病人耳熟能詳,覺得似曾相識;這主要是用來提醒糖尿病人理想的糖化血色素控制目標。
糖化血色素,簡稱為A1C,它代表了最近三個月的血糖平均值,而且這是加權平均值;意謂A1C有一半來自於最近一個月血糖值之影響,另一半則是前二至三個月平均血糖值之貢獻。當A1C等於6%時,相當平均血糖值120 mg/dl,A1C每增加1%,平均血糖值就增加30mg/dl左右;根據大規模的糖尿病臨床研究,證實了A1C小於7%,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,尤其是視網膜病變以及腎臟病變。臨床上的應用,就以下的實際例子來說明。
李太太今年65歲,平日身體狀況良好,因父母親都有糖尿病,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糖尿病,在醫師安排下接受健康檢查,並檢驗糖化血色素。她很高興報告顯示,空腹血糖值是正常的98mg/dl,但A1C是7.0%;根據糖尿病診斷標準,糖化血色素(A1C)大於或等於6.5%就是糖尿病,所以醫師診斷李太太是糖尿病患。
為何空腹血糖正常但A1C卻超標呢?原因在於:A1C是三個月內的所有血糖值之平均 (包括空腹和飯後),但健康檢查僅檢驗空腹血糖,無法得知飯後血糖之波動。所以從民國一百年起,美國糖尿病學會將A1C列入糖尿病診斷的標準之一,最主要在於它是空腹和飯後血糖值的加總平均;此外,隨時皆可抽血檢驗,大大增加了篩檢糖尿病的方便性。由李太太的A1C數據,推估她最近三個月血糖平均值約150 mg/dl,在空腹血糖正常的狀況下,她的飯後血糖應是超標的。
糖尿病患除了平時要自我血糖監測之外,糖化血色素也是很重要的監測項目。部分糖尿病人以為只要空腹血糖值正常,就是達到標準了;卻忽略了飯後血糖升高的可能性;所以三個月一次的A1C檢驗是必須的,尤其是沒有執行自我血糖監測的糖尿病人,按時檢驗糖化血色素更是重要。因為飯後高血糖較空腹高血糖,更容易增加動脈硬化相關之冠心症。
現今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準則,除訂定明確的糖化血色素控制標準要小於7.0%為一般目標,更進一步要求要有個別化的治療標準;也就是說,糖尿病人如果有下列狀況:如中風導致言語表達困難、生活無法自理或行動不便者;癌症病患餘命有限者;老年病患藥物使用種類繁多;病患已有器官衰竭(心、肝或腎)或曾發生嚴重低血糖者;可以考慮提高糖化血色素標準至7.5-8.5%,以免發生低血糖而惡化疾病和加速死亡。反之,如果是年輕新診斷的糖尿病人且無合併任何其他共病者,家庭支持系統良好或容易獲得醫療資援者,應該要嚴格要求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.5%,甚至是趨近正常人的6%以下;正是因為理想的血糖控制,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,進而維持糖尿病人的良好生活品質!
資料來源:高雄醫學院 http://www.kmuh.org.tw/www/kmcj/data/10406/5.htm
留言列表